被学生“称兄道姐” 老师应还是不应
发表日期:2010/1/11 5:06:16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794位读者读过
被学生“称兄道姐” 老师应还是不应
58岁的老教师被学生称为“昌哥”
在武汉六中初中部,师生们都知道,数学教师陈豫昌被学生们称为“昌哥”。昨日,和记者谈起这件事,这位58岁的老教师笑称:不接受吧,肯定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仔细一想,学生也无恶意,就默许了。
陈老师说,去年新学期开学,他带一个新班。有一天上课前,发现有学生在其板书下写了这么几个字:“昌哥题”,“我知道这是学生在试探我能否和他们交朋友,便假装没有看见,他们在背后就这么称呼我了”。
陈老师的态度是:不主张、不干预、不制止。该校38岁的英语老师张娟也有陈豫昌老师类似的经历。私下里,学生们亲切地称她为“娟姐”。在张老师看来,这是学生主动向自己表示友好的一个小动作,说明自己的劳动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称陈老师为“昌哥”并不意味着对老师不尊重,相反,这是尊敬他的一种特殊方式,虽然带有几分调侃的味道———这是记者在学生中听到的“解释”。
对此,该校副校长谢汉生认为,学生对老师的某一称谓,往往是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形象化的反映,如果不善于捕捉其背后蕴含的信息,老师很容易在沟通上和学生形成障碍。
据介绍,近年来,该校一直在尝试“学长式教学”,提倡老师不仅要做学生心灵和学识的引领者,还应像“学长”那样,走进学生的心灵。老师被学生“称兄道姐”,表面上看来,多少有点港台剧残留的影子,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立新的师生关系的紧迫性。省实验中学胡雅华副校长如是认为。
胡雅华说,学生渴望与老师平等交流,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她认为,老师接近学生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要以接受学生的某些“称谓”作为条件,而应真心去感悟学生,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同时,学生向老师传递友好的信息,也不一定要“称兄道姐”而表现得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