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学纵横>>课程改革>>正文

淮安省优质课评比观摩有感

发表日期:2012/11/23 18:41:18 出处:本站 作者:张海俊 有1246位读者读过

柳暗花明又一村

                         ——参加省优质课评比观摩有感

                                                           麒麟中学:周金霞

东施效颦,是因为西施捧心之美。2012年江苏语文好课评比活动中,那些来自13市的执教者犹如西施,想必赛前的磨课必然是痛苦、纠结的,赛课的过程想必是紧张、激烈的。可是,对于我们这些观摩学习者来说,确实是一次欣赏美,领略美的历程。

一个优秀的语老师,他在教学上的成功,除了要源于个人独特的风格,长期的经验积累外,更重要的就是不断的学习。其实“学习”与“模仿”是一位老师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借鉴好的教学构思,精彩的教学设计,包括处理文本的技巧以及精妙语言的表达,然后再将这些内化,为己所用,才有可能破茧成蝶,成就自己的教学。

2012111921日,我有幸参加了2012年江苏语文好评比观摩活动,得到了一次很好的学习的机会。不同的老师,不同的课文,渗透着不同的教学思想,展示着不同的教学风格,让在教学上墨守成规疑无路的我,于柳暗花明处又看到了一片新的天地。

一、原来内容可以这样处理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篇文章教过几遍之后,往往会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固步自封。其实同一篇教材,完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处理,教出不同的风格,给学生不同的感受。在这次赛课中,有两位教师对萧红的《呼兰河传》(节选)进行了同题异构,从不同视角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解析,虽然风格迥异,却同样精彩。前一位教师从“两个人,一个园子”入手,赏析了描写花园的优美句子,分析了人物形象之后,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转为对萧红写作背景以及萧红平生经历的挖掘,凄美的背景音乐,令人神伤的作者经历,加之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立刻把我们带入了萧红那段并不愉快甚至悲惨的生活之中,听课者无不为之潸然泪下,“座中泣下谁最多?各位听者棉衣湿”。而后一位教师,围绕文本,通过美读,咬文嚼字,赏析语句,体会文中的那种轻松自由,仿佛在我们听课者心中,洒下了阳光,随着文中的“我”徜徉在呼兰河的那个小花园中,沐浴着祖父的“爱“,连呼吸都有“阳光”的味道。

二、原来文本可以这样挖掘

语文课的教学好似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你挖掘的深浅决定着你收获的多少。就文字而教文章是一种教法,但是这样的教学缺乏深刻,有时甚至会与作者写作意图背道而驰。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对文本进行适当的挖掘,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文本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与把握。如我们在教《散步》这一课时,会努力带领学生体会文中老对小的爱,小对老的爱,体会中年人的不易。在本次听课过程中,执教《散步》的老师,通过挖掘,告诉我们莫怀戚其实想写的是“生命”,难怪文中有那么多富有生机的景物描写,那节课她还向我们展示了当时母亲为什么会“熬”过一个冬天后面的背景。这是我们上这节课时从来未曾触摸到的信息。经她这样一挖掘,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所以让我知道,教师在上一节课前要认真研读挖掘文本,把功夫做到家,这样我们才有资格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三、原来语言可以这样表达

一直以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表达语言要优美,要有文学气息。最好能出口成章,诗词歌赋要能信手捏来,才不失语老师的“尊严”。虽然这要求有点高,但我们一直心向往之,努力追求。可是通过聆听《变色龙》这节课后,让我知道,其实语言表达也要因文而异,有必要时,还得放下语老师的“尊严”。执教《变色龙》的老师是位“纯爷们”,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他的语言表达。一会儿把警官奥楚蔑洛夫那种媚上欺下,极尽谄媚之状通过朗读表达的淋漓尽致,还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学起了狗的叫声,让人在惊叹之时无不生出敬佩之情。他惟妙惟肖的语言表达,没有丝毫让人觉得他有失师道尊严,反而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以及最后他设计的“(   )的变色龙”这一环节,让学生填一个感叹词,并有感情的朗读。他示范了三个感叹词,分别是“啊”“哎”“呗”,不同叹词不同的语气,将这节课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四、原来多媒体可以这样运用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早已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然而,我们真正运用得并不充分,没能发挥出多媒体的简洁、直观、全面等功用。从这次赛课中,我又惊叹那些精美的多媒体运用了。有位教师在执教贾平凹的《月迹》时,幻灯片的背景优美,恬静,与文章所描写的意境完全吻合,一下子就将学生和我们带入到月亮的清辉之中,老师在范读文章的时候,音乐,画面,还有文字随之而变。既同步又贴合。还有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摘录并写赏析的文字,然后把学生写的直接通过展台向全体学生展示,既便捷又直观。将多媒体的优势凸显了出来,为教学服务。

思想是人的灵魂,思考是进步的阶梯,没有思想的教学不值得为人所观、所摩,没有思考的学习亦不能称之为学习。淮安的初冬是寒冷的,淫雨霏霏中,我带走的不仅是对淮安发展日新月异的深刻印象,更多的是此行的收获。我要将收获思想和自己的思考渗入到我今后的教学中,让我的课堂也灵动起来,丰富起来,美丽起来!

感谢这次学习的机会!感谢这14节精彩的课堂!感谢博大精深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