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学纵横>>正文

学习课标,改进课堂,赋能成长

发表日期:2022/11/25 13:16:28 出处:江宁区麒麟初级中学 作者:教务处 有2666位读者读过

学习课标      改进课堂      赋能成长

——“雏鹰班”教师公开展示课系列活动第13周研读“新课标”主题


新课标,是教师教育教学的指向标。心中有“度”,脚下有路;心中有“标”,教学有方。

为了探索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将新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真正落实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为今后的教学有明确的导向,我校用匠心做课堂,用课堂育匠人”系列活动迎来的是“雏鹰班”4位青年教师的教学展示(含1节汤山片英语赛课)。她们精心备课,用心设计,细心打磨,激情展示,以扎实的基本功、多样的形式、自身的魅力,展现青年教师的风采。

我们相信:小荷初露,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多学习多思考多改进, 必将芳香四溢

13






季红秀老师   学科:数学   课题:《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IMG_20221121_101648


IMG_20221121_101612


季红秀老师这堂课,时刻围绕着“教学目标”来完成各教学任务,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老师创设了宽松、自主、合作、共赢的课堂学习环境和教师的恰当的启发引导,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具连贯性。


IMG_20221121_101526 IMG_20221121_110100


课后,数学组的老师们对她的课进行了集中点评与交流,肯定了这节课的亮点,如: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二次函数的图像感受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情况与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之间的内在联系,规范书写方式等。但同时也指出本节课的难点突破环节中教师的讲解缺失了探究过程,让部分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吃力,这个问题应注意改进。季红秀老师对老师们的点评表示认可,她表示自己在后续教学中将吸取同仁们的建议,在下节课中着重强调这部分内容。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教后反思  季红秀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用函数的观念看一元二次方程,探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的作用。而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看做是一般到特殊,抽象变化到具体确定的过程,当确定其中一个变量的值,则另一个变量的值可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获得,包含着丰富的转化思想,而本节课我将重心放于此,希望通过不断的引导提出问题并加以追问的形式,学生能自然生成出一些直接经验,学会一般化处理的技巧,那么这节课就能将重点落实到位。学习了这节课后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材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训练,将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联系在一起,加强了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与数学中类比思想的提高。

本节课的设计以新课标为依据,在教法设计上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能力发展为主攻的原则,采用启发探究发现法,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其次,面对互联网上丰富的资源条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解决疑难,转变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的数学活动中去”。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的利用信息媒体技术,注重体验式学习。通过对geogebra的软件应用,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丰富了学生的认知感受。

本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探究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式,要逐级过渡,步子不能迈太大,强调方程的解就是与x轴相交点的横坐标的值,在二次函数中,令,就可以得到它的图像与轴的交点坐标,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的实数根计划在下节课着重强调。其次,对于信息技术使用的手段与能力应继续加深,不能只停留在演示验证阶段,尝试将探究的途径放在好用的一些辅助工具上。课后对学生的作业管理上需要及时准确定位出学生掌握的较为薄弱的地方,设计相应的习题供学生思考。


    陈铭老师    学科:语文   课题:《刘姥姥进大观园》

mmexport1669098626629

mmexport1669098632501


陈铭老师这节课利用“金陵微校”软件,在智慧教室使用平板电脑上课,这是一个新的尝试。这种上课形式使得学生活动丰富且文化氛围浓厚,有绘画有书法,向我们充分展示了“金陵微校”智慧课堂在实际教学中的优越之处。师生们切身体会到“金陵微校”软件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及便捷的教学手,在不改变教师原有备课及授课习惯基础上,为每一位师生保驾护航,趣味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让学习的思维视化,方法可视化,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会后,语文教研组教师对陈老师的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咨询了解该软件的各项使用功能。老师们表示今后会慢慢探索,希望今后能够做到课前轻松备课、课中精彩授课、课后深化巩固。


mmexport1669098634468 IMG_20221124_142830


积极探索,不断努力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反思

麒麟初级中学      陈铭

《刘姥姥进大观园》是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选自《红楼梦》。根据课标要求和单元整体任务,我将教学重难点安排为:品味“笑”的场景,理解刘姥姥形象。趁着信息技术2.0的东风,我使用金陵微校这一工具完成了整节课的情境创设——绘制一幅“笑”的群像图,力求在新颖的活动中提升学生兴趣,增强参与度。

上完整节课后,反思如下:

一、要认真考虑学生情况

我所执教的班级大多数学生未阅读过《红楼梦》,只有极少数学生听说过其中的故事,加上学生生活经历与《红楼梦》相差甚远,导致课堂进度难以推进。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品析“笑”这一部分时,让学生分析人物的笑的不同特点与不同性格。但学生没有了解过人物的相关背景,自然也就会脱离我预设好的答案。因此,在教学前,我应摸清学生的学情,督促学生自主预习,了解人物背景。只有建立在学情的基础上设计课堂活动,才能避免造成学生“似懂非懂”的现象。

二、要很好地安排各环节的时间

正如组内老师们的评价,本课的教学环节安排有些“本末倒置”。刘姥姥是本文的主角,正是她的滑稽表现才引发了贾府众人的大笑。但我先赏析“笑”段落,还花了太多时间,导致谈刘姥姥形象的时候只剩下最后十五分钟,草草收场。下次,我一定要好好安排教学环节的主次,确认好各环节所需的时间,免得再出现这样的状况。

三、要积极探索信息化课堂

金陵微校已经在我校推广了一部分时间,我也曾经上过以“信息技术2.0”为主题的公开课。但是,对于这个技术,我依旧掌握得不是很熟练。例如,为了本次课堂的顺利进行,我提早进行了全班学生的账号登录。但是,当我正式上课时,很多学生的账号又因为时间太长,自动下线,无法连接到教师端,也就无法在自己的平板上看到我发布给他们的任务了。因此,日后我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学习,不断实践、反思才行。

“路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加油!


赵丹老师      学科:英语     课题:《Sad but Beautiful》


mmexport1669275023505


       IMG_20221124_080408


赵丹老师教师讲授九年级英语《Sad but beautiful》,本篇文章是关于民间音乐家阿炳以及他的最著名的一首曲子《二泉映月》的故事。整节课的教学流程还是比较清晰地,并采取自愿朗读课文的方式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视频直观地导入课程,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思维引领到位,以至学生们充分感受到阿炳人生的凄凉但音乐的美好,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引发学生独立性思考,最终情感得到升华,使学生具有明确的价值观。整个过程讲练结合,效果明显突出。


             IMG_20221124_150140


在课后的集体研讨中,英语组老师们表示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和情感渲染还是不错的,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些的不足。教师有些紧张导致部分环节处理上不那么自然流畅;学案运用率可以更高;另外板书也有些许的错误。赵丹老师也在课后写出了自己的反思。


汤山片区初中英语“优质课大赛”赛后教学反思

麒麟中学     赵丹

11月24日上午在我校举办了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江宁区汤山片英语手拉手教研暨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我于第二节在我校九(5)班上了一节公开课,这节课的主题为人与社会,人与音乐。这是一节阅读课,文章标题为“Sad but beautiful”。

本节课我的教学目标为三大类,分别是language,skill和emotion。语言层面希望学生本节课结束后可以掌握和运用一些新的单词、句式和新的表达;技能方面学生可以了解英语文本阅读的一些技巧;情感层面,带领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民俗音乐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学习阿炳不放弃,坚韧不拔的精神。

首先,以与学生的free talk导入询问学生是否喜欢音乐以及喜欢什么音乐从而引出音乐这个话题。再过渡到中国传统音乐和乐器,同时带学生聆听几首著名且有代表性的民俗音乐。在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的过程中自然过渡到文章。读中环节,我将其设计为读前、读中和读后输出三个环节。读前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标题和图片和预测文章一些相关内容,目的是启发学生注意书上呈现的非文字信息,培养其阅读技巧。读中分为快读回答3个问题和分段精读去处理一些细节问题;在精读过程中穿插一些教学活动,比如在语境中去猜测生词意思,主要遵循的新课标理念:学习新词、短语不能孤立的去学,词不离句,要放在一定的语境中去学习。另外通过问题链形式启发学生去找主题句和思考supporting details是哪些并给supporting details分类等。读后升华主题,引导学生再次思考标题“what's sad”“what's beautiful”,鼓励学生独立、深度思考以及学习阿炳身上的发光点和感受中华传统音乐的魅力。

公开课后,有数十位老师参加了这节课的评课,几位老师对我的这节课进行了点评,使我受益匪浅,我不仅获得了不少的经验以及教学方法,而且还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现分析如下: 1.导入部分,所占用时间过长,学生回答问题缺乏主动性,教学最后缺少生成性部分以及读后活动涉及有所欠缺等。2.师生互动方面有所欠缺,今后还要注重引导自身和学生对话。 3.教学没有照顾到中等偏下水平的同学,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今后要注意针对这部分的同学设置些容易点的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开口说英语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公开教学,我深有感触,教学永远是一门无止境的艺术,无论怎样构思教学,总要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因此,备好课绝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我们充分了解教材,了解学生,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考虑好每一环节,这样每一节课才会是高效率的。


郭粹粹老师    学科:语文    课题:口语交际《讨论》

IMG_20221124_134114


       IMG_20221124_133944


郭老师在教学当中教态亲切自然,语言表达清晰,课堂气氛轻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利用视频展开教学,密切围绕主题,中考真题演练针对性强。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力,使学生明白倾听、表达和应对的重要性,并精心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让学生在读、说、评、议中逐步领悟,在融入生活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与他人交际的能力。


IMG_20221124_133902 IMG_20221124_142830


郭老师,针对老师们的点评和自己的思考,写出了如下反思。


《口语交际—讨论》公开课教学反思

       执教人:郭粹粹

2022年11月24日,经历了漫长的煎熬等待,公开课开始到结束,好像只有45分钟,但是经历与收获却不是45分钟能够概括的。下面我就此次公开课获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一、视频导向,走近学生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从活动设置到任务安排,必须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经历,并尽可能的贴近学生。所以在本堂口语交际课程中,我没有采用传统的知识点的传授方式,而是把口语交际前三个原则学习用不同的喜剧视频串联起来,让学生自己从视频中去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继而引出知识点的学习。

二.多元媒介,信息支撑

  那找什么视频呢?视频要贴近学生生活,要有趣,并且要与本课学习有关,这几点可谓是在备课的过程中让人煞费苦心。哔哩哔哩,抖音,小红书,知乎,微博等多种视频社交平台都成为了我查找信息的主阵地。这些平台有最新的热点话题,也有不同用户精心剪辑的视频。根据平时对于学生的观察,会发现学生对于现在网络上的热门视频是有了解的,所以作为一名老师,通过这些平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是非常有必要的。最后的实际课堂也证明了这一块的方向和思路是正确的。学生表现很积极,课堂氛围很热烈。

三、多向沟通,不懂就问

公开课的准备中,需要自己独立思考去构思设计,但是光闭门造车肯定是不行的。面对有疑问的地方我记在了本子上,并且有及时询问我的师傅张莉老师。张莉老师思路清晰,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能非常快地抓住重点,并向我提供实际有效的建议。这一点,感谢师傅的付出,更感谢师傅的耐心和高效。

四、课后总结,及时反思

在下午第一节公开课后,教研组组织语文组全体老师及时对我这堂课进行评课。听取了大家的建议,自己觉得收获非常多。在导入视频的过程中,有趣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只关注到有趣,还有和语文学习密切相关,尽可能去找和学生语文学习息息相关的视频更好。同时,在看视频的过程中,不能只是让学生看完一笑而过,而是要真正落到实处,老师带着问题去提问,这样在互动的过程中,会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本课知识点。

公开课是煎熬,但是煎熬中的成长是任何事都替代不了的。身为年轻老师,一定要多想,多问,多听,多反思,这样才能更好地成长!


【结束语】

学习改变观念,观念改变行动。学习是最美的遇见,实践是最好的成长。本次听评课活动离不开老师们在真实的课堂中去感受和积累,也离不开课后基于真实课堂的研讨和反思。师们提供了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进一步落实了新课标的学习要求,促进了“双减”政策下高效课堂的发展

学无止境,教无边界。麒麟中学的老师们将乘着这股“新”风,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编辑:巴茜     图片:曹一     校对:薛静     审核:张海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