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学纵横>>正文
共研共进 落实“双减” ——麒麟中学承办南外仙林集团化办学校际教研活动
发表日期:2021/11/29 10:44:24 出处:江宁区麒麟初级中学 作者:曹一 有4449位读者读过
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金秋的微风和煦轻柔,金秋的蓝天白云飘逸。这一季,收获,充实,硕果累累。为深度落实“双减”政策,深入开展教学研讨和校际交流活动,更好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11月26日,在龚治权副校长的协调下,南外仙林集团化办学校际联合教研活动在麒麟中学举行,集团内南外仙林本部、燕子矶校区、紫东江宁学校、麒麟中学四所学校的领导与教师共40余人参加了本次教研训一体化活动。
环节一:听课学习
麒麟中学的陈铭老师执教人教版八上《中国石拱桥》教学。本课巧设制作手抄报的情境,用任务群推动教学,着重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说明方法。课堂环节紧凑,由浅入深,能关注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中关注学生,以学生活动贯穿课堂。
教学中字词的呈现与掌握,说明方法的学习与运用等等,改变了传统的直接呈现的方式,教师将教学重难点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用灵动的方式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且注重效果。设计的课外小练笔作业难度不大,但能够巩固课堂所学,同时提升了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与应用能力的锻炼。
南外仙林燕子矶校区的张秀萍老师执教《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教学。本节课充分展示了张老师的教学智慧,听课师生收获多多:(1)张老师以“学”定“教”。课堂能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展开引导与教学,注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通过“折一折”的几何实验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利用三角形全等来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条性质,学生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论证的认识图形的全过程,完成由实验几何到论证几何的过渡,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2)张老师注重教学生成,对于预设之外的情况能够机智应对和处理。(3)张老师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启发提问者和引导者。学生经过知识的同化自然生成新的知识,知识点的获取都是出自于学生自己获得的结论。(4)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板书工整精心,语言精炼得当,树立了榜样。(5)张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听课老师对我们学生的评价也较高,比如有位老师评价说:有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很机智的回答“线段的中线”,让教师顺利的高效率的展开新课。
紫东江宁学校的杨佳慧老师执教Unit6 Reading II 《Zhalong——a special place》的教学。杨佳慧老师首先通过介绍校园小农场中美丽的花草树木和可爱的小动物们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话题生动有趣贴近学生们的生活。在导入环节杨老师还设置了一个小游戏“听声音猜动物”,一下子拉进了老师和学生间的距离,让原本陌生的师生迅速熟悉起来。在梳理文章脉络时,杨老师运用了思维导图,在PPT和板书上以两种途径进行生成,帮助学生搭设框架。语言点的处理不是孤立地讲解,而是基于文本,设置在了Task的问题中,每个语言点都配了有趣的图片,形成了一个小的情境。在语言操练环节,杨老师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引发学生对鸟类所面临困境的思考,在对话表演中表达了观点。杨老师这节精彩的课是高效课堂的体现,有聚焦、有拓展。杨老师用她那优秀的语言素养带领学生们一步步深入文本、激活学生、引领学生。
仙林分校本部的胡莹老师执教初二物理《透镜》的教学。课堂上,胡老师展示了扎实的教学功底,学生活动丰富且具有实效,老师巧用问题串的形式,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不断推动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开展。由于《透镜》是在学生学完上节课《光的折射》后展开的学习,胡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到本节课“承上”的作用,通过让学生画出光的折射光路图,达到巩固前面所学的目的。胡老师还充分考虑到为下节课《凸透镜成像规律》做铺垫,让学生拿凸透镜看一看近处、远处的事物,对于下节课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启下”作用。这是一节贴合今天活动主题的高效课堂,必然获得了听课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环节二:主题研讨
听课后,来自集团四校的老师们分学科进行了评课议课、研讨交流。先由上课教师说课,其他教师评课,借助所上的研讨课这个载体对本次教研主题——高效课堂与作业的巧妙布置进行热烈探讨。所有老师在研讨中深化了对教学的认识,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热烈的研讨持续了四十分钟,仍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环节三:交流汇报
四学科大组集中后,在龚治权副校长的主持下,首先麒麟中学张海俊校长致欢迎辞,接着集团四校的领导与听课老师们齐聚一堂,分享学科代表的交流汇报,聚焦“双减”,打造高效课堂,优化作业设计。
1.语文学科由麒麟中学的南京市优青张彩云老师进行了汇报。她认为本课构思巧妙,环节紧凑,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语文的高效课堂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锻炼思维。作业需要精心设计,达到巩固知识点、训练学生思维,而非机械的、学科知识性不强的、低效的抄写。
2.数学学科由燕子矶校区的符庆吉老师汇报他们的智慧方案。他认为数学高效课堂应当结合“双减”教育方针以及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目标,结合学校具体实际,以“内涵发展,减负增效”的教育理念为引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他号召大家重视教育教学过程,积极践行“课前必研、首课试听、同课异构、课后反思调整”的四步教学法。符老师还分享了作业设计的经验:分层布置、分类设计、精选细挑,做到 “减时间不减质量”。
3.英语学科由燕子矶校区的王乐老师汇报:杨佳慧老师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情境搭设自然,多媒体使用精彩,对Reading II 课型的掌握加深了学生对于语篇的理解,突出了整体阅读的概念,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与表达。每个环节指向明确,教学目标达成有效。课堂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课堂中学生的状态并及时应对。王乐老师建议拓展阅读语篇改编,周娟副校长提出当学生回答不出来时要带领学生走向正确的答案,龚治权副校长建议扩大问答的学生覆盖面,利用“微型作文”整体操练巩固。
4.物理学科由燕子矶校区的李宁老师汇报:胡莹老师的这节课,做到了“承上启下”,运用丰富的手段让学生有所学。要想有高效课堂,必须得重视课堂,加强实验教学,把实验变成课堂主流。他表示:作业设计要从教学、课堂出发,抓基础,针对暴露出的问题,要进行改编,从而达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总而言之,作业的设计要做到精、新、准,才能有实效。
质量是立足之本。本次教研着重讨论了“双减”背景下的高效课堂和作业设计。仙林分校集团化办学的四校老师们聚在一起坦诚交流、畅所欲言、取长补短,促进了校际间的交流、合作和相互学习。
环节四:专题讲座
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仙林分校初中部的杨社伟校长就“双减”背景下如何进行作业优化设计开设了讲座。杨老师号召老师们改变几个观点:作业量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作业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师生感情,掌握好基础很重要。他认为理想的作业量应该是学生完成当天的各科作业后还能剩余一点时间,让中等偏弱的学生有时间梳理、消化、记忆当天所学的内容以跟上班级步伐,让学习力强的学生从作业中解放,自主安排学习内容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杨老师提出老师们应该坚持几个做法:课前选题,分层布置;课中渗透,降低难度,在作业上实现“光盘行动”;课后回查,有效转化。当然,要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光靠教师是不够的。教师也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师生灌输几个想法:明确作业目的,将作业当做找出自己学习中问题的工具;会抓学习重点,关注自己不会的题目;牢记提分捷径,把不会的题目弄懂并多次温习;与遗忘做斗争,努力做到不把问题带进考场。杨老师的发言切实有效地为“双减”背景下作业布置提供了明晰的行动方向。
环节五:总结点评
活动的最后阶段,参加活动的所有老师聆听了南外仙林分校燕子矶校区中学部张国其校长的发言。张校长肯定了本次活动的针对性,高度赞扬本次活动是真研讨,干货满满。他认为教师应当“以生为教(jiào),以生为教(jiāo)”,以平等的思想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不断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以达到“减负增效”的目标。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不会有真正的新文艺。”如今的时代,“双减”就是闯将,落实“双减”,质效双增,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