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后反思-刘梦晗
发表日期:2021/3/11 11:00:21 出处:江宁区麒麟初级中学 作者:张海俊 有1215位读者读过
三尺讲台 不忘初心
——记麒麟中学青年教师赛课教学反思
麒麟中学 刘梦晗
学期伊始,为促进青年教师业务成长,我校开展了任职三年内青年教师集体赛课活动,我作为青年教师有幸参赛。回顾整个赛程,在备课、磨课、上课以及听其他青年教师展示课的过程中,收获良多。与我个人而言,这不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
本次赛课,依照课内学习进度,我选择了七年级下册Unit2 Reading第一课时。随着英语核心素养理念的推行,阅读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对学生解读文本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本篇课文存在大量生词,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难以理解。所以本课的双基教学目标旨在引导学生理解生词进而深层次解读,同时注重阅读技能的培养和学法指导。其次,文章的情感指向明确,所以在情感目标上,我力求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树立正确的情感认知,懂得在生活和学习中相互帮助并且感受到与邻里友好相处的可贵。
在起初设计课程时,我选择了用情境串联生词这种“自上而下”的教学方式来呈现新知,一来,因为文章中生词难词较多;二来,这是大部分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教授生词的常用手段。但考虑到学生在真实阅读中并没有这样先决条件,而是必须自己“直面生词”,所以我弃用了这一思路,选择“自下而上”式的词汇认知。我也通过参考文献了解到,无论阅读能力的强弱,读者都更倾向于通过语境来协助其理解。更有专家表明,阅读能力较弱者会更多的使用语境来协助阅读,因为阅读能力强的读者会直接通过辨认单词来理解文章。所以,“自下而上”的词汇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尤其是有阅读困难的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是不可或缺的。
在解决了词汇处理的难题之后,我选择了以漫画结合Free Talk的方式导入整节课,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快速进入课堂。在我们的定势思维中会认为“邻居”这一话题十分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但通过第一课时welcome的学习,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邻居并不熟悉甚至从未谋面,造成无话可说的局面。所以我在课前布置了学生观察自己邻居的任务,并且播放我自己邻居的微视频,通过Brainstorming让学生说出描述邻居的形容词(helpful/friendly)。借此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Simon提供的邻居们的图片Predict Simon的邻居们是什么样的。一方面切入主题,另一方面在学法上进行了指导。
在读中环节,首先视听课文引导学生通过段首段尾来抓住课文的main idea。接着,将文章分为1—9行和9---19行两个部分,引导学生通过精读,完成思维导图mind-map和表格table。在此过程中完成重点生词volunteer, community等的教授。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文本内容后,我就开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内容,写出自己所在社区存在什么问题以及自己能为社区做点什么?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Happiness lies in helping others.(助人是快乐之本)。A near neighbor is better tan a distant relative.(远亲不如近邻)。
并且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使用“学习单”,进一步的帮助有阅读困难的同学理解文本,真正实现以读促写,力争实现四维全面发展的目标。
虽然本节课力争站在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发展的角度开展,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最可惜的是我因为赛课过于紧张看错了时间,导致读中时间稍短,retell环节没有进行,反而读后小组活动有些拖沓。其次,在前两次的磨课中,读后环节只选择了说的形式,学生大部分能够以运用所学表述自己遇到的困难,效果尚可。而在实际赛课中,我选择了以课前写的形式呈现,导致出现了一些错误表达以及表达过难,让大家无法理解问题,从而使得讨论难以展开。这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常规课,我们的课堂都应该以学生的所得为主,而非为了搭花架子失去了教育的初衷。
总而言之,在这次的赛课活动中,收获了很多。一来,在备课磨课上课的过程中,师傅们给出了一针见血的意见,让我茅塞顿开,看到了自己教学上的不足,;二来,也在听各位年轻教师课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宝贵的经验以充实自己。春暖花开之际,望自己能不忘初心,永远带着一颗赤诚之心走上三尺讲台,在孩子们的心里写下只言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