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学生主体 倡导体验参与 注重情景设计 促进学生发展
——浅评林沁老师题为“The Train Ride”的一节课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英语学科 何 锋
林沁老师于2001年4月代表江苏省参加了“第三届全国中学英语(初中)优质课决赛”。她在决赛中执教的题为“The Train Ride” 的一节课目标明确、结构清晰、过程合理、内容丰富、重点突出、训练充分、气氛热烈、效果显著,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这节课的设计作一简要介绍,并谈谈我对这节课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The Train Ride”一节课的大体设计
林沁老师执教的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步骤如下:
Step 1 Free talk (presentation of new words)
通过简要介绍自己来武汉的情况和回去准备乘坐火车的打算,与学生进行自由交谈,并借助武汉火车站的巨幅图片,自然而然地呈现了travel, lively, seller, shout, fruit stand, return等新的词语和… not…until…句型,为新课文教学作好了铺垫。
Step 2 Reading and practice
通过泛读、精读以及形式多样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熟悉课文细节。又通过写信等方式让学生归纳总结课文内容,这样做,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实践空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更有助于他们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Step 3 Consolidation (written work)
在学生基本熟悉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对John来信的阅读、填空等口、笔头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课文内容。
Step 4 English in use
通过师生交流、小组讨论和上台演讲,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乘坐火车旅行”这一话题,并能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语言,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所学内容。
二、 我对这节课的不成熟的看法
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由林沁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语言实践课,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是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林沁老师改变了过去“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设计了大量问答、叙述、表演、讨论等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善于合作的学习态度,同时十分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互助、关心和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个体差异,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 重视了语言情景的创设和利用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语言情景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林沁老师充分利用图片、多媒体课件以及身体语言创设了比较真实的语言运用情景,并利用情景讲解语言知识,进行技能训练,使教学内容既简洁清晰,又形象生动;使学生既能快速理解,又能流畅表达,让学生愉快地融合在语言运用的情景之中,自然而然地、不知不觉地吸取和操练,不断提高听、说、读、写等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 突出了扎实灵活的语言操练
林沁老师从课文的整体着眼,通过情景并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操练新词语和新句型。在操练过程中尽可能地使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紧密联系、有机结合,尽可能地使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并努力做到目的明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形式活泼,还充分注意了训练的速度、节奏和密度。
(四) 强调了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英语课程的一项主要任务。在这节
课中,林沁老师坚持做到以语言内容和语言功能为主,以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为辅,使内容和形式、功能和结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她通过叙述、问答、讨论、演讲等手段,积极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言做事,运用语言吸收和传递信息,运用语言表情达意、交流思想,将所学语言运用于真实交际。
(五)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林沁老师由于运用了比较多的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课件,节约了讲解的时间,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课堂操练比较充分,学生中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人数比较多,激活了他们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课堂教学的效果来看,由于安排得当,手段多样,操练得法,绝大多数学生都较好地掌握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总的来说,教学效果显著,教学效率高。
林沁老师语音纯正,语言自然,板书有序,教态亲切,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强。经专家评议,该节课获得了第三届全国中学英语(初中)优质课决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