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师德建设>>心情绎站>>正文

教师的角色

发表日期:2007/11/13 20:20:55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2070位读者读过

 

教师的角色

在学校教育中,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的确是越来越高,人们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也越来越多。譬如,希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成为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要成为研究者、指导者、合作者、创生者、开发者,讲课的语言像播音员,教学行为像演员;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生心灵的倾听者、心理咨询师、学生积极生活的指导者或引导者;要像慈母一样关爱学生、像严父一样要求学生。在处理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上,教师又要像一位社区教育工作者。对待同事,教师要成为同伴互助者、自主反思者、改革实践者。

应该说,这些角色的要求是合理的。但有几个教师真正做到了呢?当一个好教师,难在何处?我想,可能是难在角色冲突、角色负荷以及人们对教师日益增加的角色期待上。

其实,教师的角色冲突、角色负荷和角色期待的存在是正常的。因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系统。有一位教育家曾经做过一个因素分析,该研究表明,如果要把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需要涉及108个因素,而要把一个儿童培养教育成人,则涉及1019个因素。处理如此复杂的因素,选择了教育岗位的教师不去承担多重角色职责,行吗?当然,这里涉及一个“度”的问题。

面对角色冲突,可能需要教师朋友们真正进行教师规划,学会教师智慧,具有教师德性,坚定教师信念;面对角色负荷,可能需要教师朋友们真正养成教师习惯,关注自己身心健康,经常保持微笑的心态,缓解教学压力,感受教书育人的幸福;面对角色期待,可能需要教师朋友们真正坚持教师阅读,形成教师思想。

讨论教师的角色问题,不能不说说关于教师角色的隐喻。“蜡烛”“春蚕”“园丁”的隐喻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其本意是用来赞美教师的角色意义,却也存在忽视教师自身利益、成就需要的问题。“水桶”的隐喻大家都知道,隐喻着教师和学生仅仅是知识的容器的观点。当今“溪流”的隐喻比较流行:教师要给学生源源不断的活水,方有学生新的生长。

无论教师是什么的角色,我觉得他都不要失去了人性。只要他真正把学生当成人,把自己作为一个有思想、有价值、有情感的人,他的角色职责就会得到践行。

有位专家认为:其实教师就像一个加油站和停车场,总有车进来,总有车出去,关键是它在你这儿的时候,你为他加满了燃料,照顾好了它,把它送上了它该去的正路,再满怀笑脸地迎接新来的车辆,你就算是称职的了。

我总觉得,教师的角色不是在扮演,而是在行动,是在过一种有价值的教育生活,是教师自己实实在在的人生过程。这也许就是“教育人生”概念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