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艺术
发表日期:2009/10/22 13:15:58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847位读者读过
听 课 的 艺 术
东洲中学
一、为什么听课?
1.为了学习,学习一些我们自己不知道的知识、经验。这是最为表层的,也是最为显见。
2.为我们的教育生活注入新的动力。我们每一做教师的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或多或少有一点倦怠,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通过听老教师的课,你就会发现他们工作了20年,甚至30年,仍然精神饱满地站在讲台上,相信这会引起我们的思考,会带给我们教育的勇气与活力。
3.让我们更好得认识学生、认识自己。平时我们上课居高临下,学生的正常状态我们看不到,我们自己教学时候的一些弊端,例如口头禅、围着讲台打转等不良教学习惯,我们也不知道,而一但听课,你会发现上课教师的一些问题、学生的一些问题,你就会自然而然地与自己联系:“我会这样吗?我的学生也是这样的吗?”一旦思考了,你就得到了反思的经验,反思是成长的捷径,它永远伴随着人的成长。
二、听什么?
只听本学科的课吗?不,东洲中学一直倡导跨学科去听,例如语文教师听物理老师的课,他能学到本学科不能学到的许多东西,例如课堂组织的严谨、教学语言的精准等等。
听课分三个阶段:
1.讲什么听什么
这是青年教师最为重要的阶段,也是初级阶段。自己的教学进度比老教师的慢一节课,这样就可以听完老教师的课以后,再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将老教师的优点吸收进来,例如知识点的把握、教学重难点的凸显与解决、作业的设计与评析以及课堂应变能力等。
2.听教学思路
这一阶段注重听老教师对课堂的组织与管理,去感受老教师是怎样导入的、是怎样预习的、是怎样有基础到难点逐一推进的、使用什么形式做课堂检测的。任何学科的检测都可以做出亮点,我希望我们每一个青年教师都要注重作业检测的形式与实际效果。
3.人课合一
这是高级阶段。听课者既是听课人,又是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批判者。从批判性学习的角度去听课,你会接收到课堂之外的一切信息,例如你会感知到备课的重要性。到人课合一的时候,你会愉悦,你会紧张,你会开怀……
三、怎么听
青年教师一学期听课任务为80节。前一阵教科室组织的青年教师问卷调查中,有很多青年教师提出要多听听优秀教师的课,这很好。现在学校进行了全校开放性课堂的管理,开课教师的名单已经公布在校门口,你们谁都可以去听,当然你们相互之间听课也是很有必要的。
而听课是有一定“规矩”的:
1.做好笔记。这似乎不用讲,但却是一定要的。记什么?(1)记过程,这是最有利于你成长的,因为除了给你启发之外,听课实录是可以发表的。(2)记节点,及教学的各个转折点、过渡点。(3)记收获,哪些对你最有启发,这是重要的项目。(4)记疑惑,这是一个追问的过程。
2.对照自己。对照自己,看看值得自己借鉴的地方在哪里,即使一课只有一得也是很珍贵的。
3.带着自己的教案去听。
4.写听课反思。例如前几天我听了一节课,是讲评课,我就在听后写了几个关键词:为什么讲评?怎样讲评?讲评什么?讲评有哪些方法?今天只讲评今天出现的问题吗?这些思考将有一利于我们的成长。
总结:怎样的课值得我们去听?
1.上课教师精神饱满的可值得听。一个教师一旦走进教室,他就不再只属于你和你的家人,而是属于每一个学生,你是每一个学生的魂。
2.学生专注投入的课值得听。
3.教室整洁的课堂值得听。教室里物品放置整齐、窗明几净、文化建设到位的课堂必有过人之处,这样的课堂一定值得你进去听一听,你必定会受益匪浅。
4.教学过程自然流畅的课值得听。这样的课必定备课充分,过渡自然,一层高过一层。
5.偶发时间处理得当的课值得听。教学预设固然重要,课堂机制的生成也很重要。
补充:
什么是听课的艺术?在我以为:
一、听是一种心态。听,与学历无关,与心态有关,即虚心求学。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时刻抱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心态,听便成了一种享受。
二、听是一种艺术。常言道:听过的,顺风而过;看过的,过眼云烟;做过的,牢记于心。所以,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艺术之一——记笔记,而且要成本子,而不是一张纸,刚刚看到有些教师赤手空拳坐在这里,这不是学习的姿态,虽然我给你们发了一张纸临时代替,但我希望不要有下次,希望每一个人以后来的时候记载在本子上。艺术之二——写反思,没有反思,你的头脑只是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三、听是一种高度。好听的、好玩的,是与我们的经验、性格、胃口相近的,但不要只挑这些听,这是与你原有层次相符的,不能提升你的思想品质,只有听没听过的、甚至是艰涩的,才可能会与你的思想进行碰撞,那才会促进你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