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 一 个 会 “偷 懒” 的 班 主 任
发表日期:2009/11/10 19:40:07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824位读者读过
东洲中学挂职手记(五)
做 一 个 会 “偷 懒” 的 班 主 任
———记 东 洲 中 学 优 秀 班 主 任 黄 勇
麒麟中学 陈斌
我在一次与东洲中学教科室主任陈铁梅交谈中得知:该校有一批富有个性、爱心和班级管理经验的班主任,学校工作因他们智慧的管理与奉献而秩序井然、充满活力与创造性。在陈主任的建议下我访问了两位极富个性的优秀班主任,这里先谈一谈黄勇老师班级管理的一些做法。
据说东洲中学的学生家长都想办法想把自己的孩子放在黄老师班上,因为黄老师所带的班级(平行班,有时初一接的班偏弱些。)从初一到初三在学习、文体活动、各项竞赛等各方面成绩均排在年级前两名,中考考入海门高级中学(当地初中生及家长以考入海门高级中学为荣。)的班级人数最多。黄勇老师1996年毕业于江苏省教育学院,今年34岁,看上去文质彬彬,略显腼腆,但与他谈到班级管理时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话匣子一打开便滔滔不绝,充满激情与智慧。他说,班主任要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工作繁琐复杂,很多时候已经超出了老师应负责的范围,有时总在感叹:做班主任好累啊!所以我根据学校的要求和自己的所能,积极地探索和实践,找到了一些做一个会“偷懒”班主任的“小窍门”。 当然“偷懒”并不意味着彻底放松,而是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学会自我调节。说白了,就是调动所有人的力量共同管理班级,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接着黄老师跟我谈了不少班级管理的做法,下面我根据他的谈话内容略加整理归纳总结如下几点。
一、增强班主任亲和力,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亲其师,则信其道。”亲和力是班主任在身教、言教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让学生感受到的亲切感和信赖感。班主任有亲和力,学生对班主任的接纳程度就高,班主任的言行就会更好地融入学生的学习和情感生活;学生就能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积极响应,主动参与,获得最好的学习动力。
1、爱,是班主任亲和力建设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和途径。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难,班主任要经常到学生中走走、谈谈话,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尽力帮他们克服困难。适时陪学生散步、吃饭、看病、聊天、探寻解决问题办法等,尽力让学生感受到老师那发自肺腑的爱,使学生乐于向老师敞开心扉。
2、平等与尊重是亲和力建设的核心内容。把学生当成大写的人,当做自己的亲密朋友 ,这样班主任才容易把握学生的真实需要和兴趣,为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在工作中,黄老师有几条不变的原则:(1)学生犯错误绝不轻易请家长到学校。因为在这种信任中更易树立学生的独立意识,引导他们主动认识错误,不至于产生逆反心理。(2)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无论是普通学生还是班干部,成绩好的还是差的一律平等对待,通过平等观念引导学生意识到在生存的竞争中只能靠自己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人与人之间本应是平等的。(3)班集体的事无论大小都要经过民主讨论,再由班委会和团支部决定,班主任决不私自做主。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班级责任感和民主作风。(4)无论多么忙也要坚持个别谈话制度。(5)切实维护学生利益,决不侵占学生课余时间,尤其文体活动时间。如有特殊需要,一定与学生商量。
二、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培养、刺激班级的兴奋点。
状态决定成败。一个学生、一个班级如果一直拥有良好的状态,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南大门、那么这位学生和班级一定会走向优秀。这种“兴奋点”、“状态”就是所说的“精气神”。如何培养这种“精气神”呢?
1、建立竞争机制激发学生斗志。
竞争是一种激发学生自我提高动机的活动形式,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黄勇老师大致从以下几点去激发的。
(1)班级以区域划分为六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按成绩的好、中、差相互搭配安排座位,组建好学习互助小组。(2)人人、组组定目标,写誓言。(3)形成表格,张贴于教室内,让每位学生清楚自己、其他人、其他组目标。(4)给组长充分的权利。组长定期向班主任汇报表现突出的学生两名,班会表扬;优胜组的名优学生指标由组长指定;每次测试、竞赛等活动结束后,组长及时分析,给予表扬或批评,制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与要求。
2、开设各项活动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初中生活比小学紧张,甚至有时有点枯燥。黄老师适时利用班主任可以安排的一切时间,想方设法开展一些活动,活动不论形式与大小。比如,做游戏、唱歌、击鼓传花、球赛、讲故事、跳绳等。这些小活动其实是一个较好的教育机会,不仅能让他们及时放松身心,重振精神投入学习,而且通过活动让他们认识自己、认识别人,感觉生活,感觉社会,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了学生进取精神,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3、增强现代管理意识,尽量让每位学生为班级服务,激发学生主人翁意识。
黄老师肯动脑筋,勇于探索,创设了一个由班级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班干部轮流执政制度,给予每个学生一个当班干部的机会。
班干部轮流执政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先由学生民主选出9个名额组成班级管理委员会(这个委员会人员相对固定,以保持班级管理的稳定性),再由委员会选出班长,最后由班长组阁,任命其他班干部。班长任期一周,可连任两届。班级管理委员会每周四定期召开会议,负责评价上届班干部,督促他们写好卸任感言,并选好下届班长;同时负责对新任班长进行上岗培训,并要求每届班长组阁时,尽量把未当过班干部的学生列入组阁范围,这样让全班学生尽可能当上班干部。也就正如魏书生所说,“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干;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干。”实施这个制度后,效果显著。不仅老师偷了“懒”,而且学生也得到了锻炼。
随着学生管理能力的提高,班主任也能从繁琐的杂事中解放出来,偷偷“懒”。一个好老师,偶尔地“示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一个班主任,适当地“偷懒”将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三、精心培养班干部,激发班干部工作热情。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中间,班集体建设的核心,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激发这部分学生的工作热情,注意培养并发挥其作用,是树立良好班风的关键。
1、民主推选班干部。让学生提名心目中的带头人,然后让被提名者进行竞选演说,最后投票表决宣布结果。这样做有利于提高班干部的自信心:因为我优秀,同学们才选我。
2、定期召开班干部会。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要及时鼓励他们:你们是最优秀的学生,一定要带好头。对做的不好的地方更应从正面教育指导他们该怎么做,使班干部工作能力逐渐提高,并保持对工作的热情。
3、为班干部树立威信。如果班干部工作出错,就应及时私下里与相关班干部沟通交流,循循善诱,帮助其改正错误,树立信心;班干部工作有成绩时,及时在全班给予肯定和表扬,树立班干部威信。
四、抓好班级制度建设
“以人治人”不如“以制度治人”。黄老师组织班委会分工合作草拟了班级制度草案,让后由全体学生讨论,对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修订,通过后才能执行相关制度。
行文至此我也在黄老师的启发下有了更深的感悟:其实,班级就是一个家,要让学生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就得让他们自己有当家作主的权利。学生只有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班级管理像放风筝一样,班主任应把线拽在手里,然后任风筝在空中自由飞翔。“严中有松”是治班之道,“勤中偷懒”是治班之诀。“爱心投入”是治班的根本。
2009-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