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德育天地>>德育活动>>正文

幼苗需要土壤的滋养,学生需要教师的爱护

发表日期:2011/5/31 7:43:22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282位读者读过

幼苗需要土壤的滋养,学生需要教师的爱护

                         ——学习特级教师詹明道报告心得体会

 

通过参加这次的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决定因素。师德建设更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决定了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如何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真正负起“三钱粉笔,万钧重担”的教师之责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要有宽容的心态,用爱感化学生。

幼苗需要土壤的滋养,学生需要教师的爱护。教师应该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

学生的成长的道路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而面对犯错的学生,教师应该抓住犯错误的实际,从爱出发,从关心入手,体察两节,然后帮助他们分析犯错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方法让他们改进。用爱激励他们去改正错误,用爱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克服缺点不断进取。

二:让学生在感动中激发兴趣。

教学工作中教育的艺术也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曾经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赞美。及时的进行欣赏和赞美便是帮助学生飞翔成功彼岸的翅膀。赞美能带给学生一种快乐,一种向上的自信。让他们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

三:言教不如身教。

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特别要培养对学生的爱心;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肩负着培养青年一代的神圣使命,承担着人类科学文化的传承任务。在教育的百花园中,百花吐艳离不开园丁爱的奉献;在金秋的硕果园里,硕果累累离不开耕耘者心的浇灌。只有勤于给一棵棵稚嫩的幼苗松土、浇水、捉虫、施肥的园丁才能迎来争奇斗妍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