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学纵横>>教学管理>>交流平台>>正文

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课改成功之路

发表日期:2009/10/14 14:56:53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950位读者读过

 

山东杜郎口中学坚持教育改革八年,成为全国课程改革的一面旗帜。这所农村中学怎样从一个几乎被行政部门撤销的学校一步步走向辉煌?她又是怎样从一个极为普遍的学生厌学现象经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而减少到最低程度?杜郎口中学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探索,他们所倡导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思考。

 

改革,赋予课堂以生命色彩

         ­­­­­­      ­­­­——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课改成功之路

一位哲人说,教育具有开发人和窒息人的双重功能。

窒息,表现为种种令人愤懑的现象:教师受制于分数,扮演着警察兼保姆的角色;学生起早贪黑埋于题海中,俨然成为知识的容器。

窒息的结果便是永无生路。教育走到这里,何去何从?怎样改变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状况?杜郎口中学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基本主张。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把学生看做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人;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教书不育人将失去教育的功能;“教育即解放……释放人的潜在能力,挖掘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杜郎口中学把这些理念浓缩为三个“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

为了实现这三个“一切”,杜郎口中学踏上了一条艰难的改革之路。

1997年初,杜郎口中学以乱闻名且教育教学质量步入最低谷。三个年级,每班有一半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学生厌学情绪严重,辍学现象时有发生。1998年春,初三年级一个曾经有60名学生的班,中考前只剩下11名学生。全校一年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仅为个位数。家长抱怨,教师情绪浮动,教学秩序混乱,师生关系紧张,体罚、变相体罚现象几乎天天发生。县里已将这所学校划入撤并学校之列。

在这种情况下,杜郎口中学认真分析学校的现状后提出,学校要发展,就必须改革,改革的第一步即治乱建制。治乱必然要批评人、处理人,建制必然要规范人、限制人。

在治乱建制的同时,杜郎口中学将改革的着眼点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

“三个标准”:以评价为突破口

杜郎口中学以改革课堂评价标准为突破口,使教师很快融入到教改的浪潮中。学校在2000年提出了学生课堂学习的评价标准:“举手积极,声音洪亮,辩论热烈;争问抢答,欢呼雀跃;多种角度,创新实践,笑逐颜开,热闹非凡”。2002年又提出学生要“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意为敢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想法),敢下桌讨论”。20053月,学校一方面收获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成果,另一方面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如提出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智慧火花的迸溅和灵感的生发,要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等),并对几年来在评价方面的尝试与探索进行理论上的梳理。

“三个标准”的出台,充分体现了杜郎口中学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只有尊重生命的课堂才有生机。根据这三个标准,学校又进一步提出三项具体要求:一是要求课堂气氛热烈、和谐、民主,要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读、说、议、评、写惯串始终的课堂学习氛围。二是要求课堂教学形式多样,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男女生竞赛、擂台比武、讨论辨析等,都可以走进课堂。三是要求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人数多、密度大,力争做到人人参与。

学校按照上述标准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人数除以班级总人数所得的比例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成绩的一个重要指标。此外,在考核中,实行课堂教学“一票否决制”,在课堂教学中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注重学生参与、探究的教师不能被评为优秀教师,他们将被取消本学期奖励,并停课整改。

这三个标准的出台与实施给教师很大的触动,慢慢地,他们开始由单纯注重教师的教转移到关注学生自主的学。

“三课”、“三戒”:促使教师迅速成长

所谓“三课”,即示范课、过关课、跟踪课。示范课,由领导班子牵头,骨干教师跟进,通过他们的示范,引导更多的教师走上课改之路。学校将全体教师都要上的改革课称为过关课。这一是说此关不好过,所有教师都必须高度重视;二是说此关必过,不过则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跟踪课,由学校领导或骨干教师对部分教师进行跟踪听课,有的放矢地指导,直到他们真正过关为止。

杜郎口中学领导认为,改革必须是群体的行动,只有全校教师都走向改革之路,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持续快速地提升。

与此同时,学校规定,领导班子成员每周必须听课七节以上,班主任必须听课五节以上,教师必须听课三节以上。每周都有校委推门听课。学校还要求教师每天以学科为单位,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研讨,对上课情况进行“三评”(自评、他评、领导评)。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教师想不进步都难。

在抓“三课”的同时,学校还实行了“一谈”“二警”“三停”的惩戒措施。所谓“一谈”,就是教师课堂教学第一次不达标,校长先与其个别谈话,谈课堂要求,谈教师角色,谈学生表现,谈课堂程序,谈教改意图等,指出问题所在,点明改革方向。所谓“二警”,就是第二次不达标者,要在学科组会上予以警告。所谓“三停”,就是如果第三次还不达标,该教师即被停课一周,专门听优秀教师的课,研究教改理论,学习组织发动学生的方法,由业务主任对其作专题辅导等。

杜郎口中学认为,惩戒的目的是推进改革,推进改革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也许有的教师当时未必能体会到学校如此而为的良苦用心,可是,在其后的改革之路上,他们却慢慢地感受到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幸福,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思”:教师成长的“催化剂”

杜郎口中学的教师们,每天写一篇拓展记录,录下课堂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每周写一篇业务论坛稿,总结一周来的经验教训;每月写一篇论文,提升自己的反思成果,形成教育智慧。古语“三思而后行”,当反思成为习惯,“教学相长”必然水到渠成。

“三环节”:构建课堂教学模式

2005年春,在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专家的引领下,杜郎口中学全校教师共同归纳出了“预习—展示—反馈”这一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流程。这一流程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改革立体式、大容器、快节奏的特点。

“预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相互启发,共同研究。

“展示”环节的主角是学生,它是生生、师生、组生、组组互动的过程。通过小组合作、集体展示,原来一节课完成对三个问题的讨论,现在能完成十几个;原来一题只有几种解法,现在多达几十种。学生互相鼓励,相互竞争,营造出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氛围,改革有了持久的生命活力。“反馈”即学生进行反思总结,通过学生的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学习的情况。“兵练兵”、“兵教兵”,你追我赶,兵兵共进。

“三环节”将学习演绎为“生命的活动”,把尊重与被尊重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我选择,我喜欢”……学生们用这样的语言来描述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带给他们的感受,这让杜郎口中学的老师们深感欣慰和幸福。

             本文摘自200612月出版的《中小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