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学纵横>>教学管理>>交流平台>>正文

东庐中学“讲学稿”经验

发表日期:2009/10/14 14:54:59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959位读者读过

 

东庐中学以“讲学稿”为载体  实施“教学合一”教学改革的经验
 
 
  东庐中学地处南京市溧水县永阳镇,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农村初级中学。这所学校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原来十分薄弱,加之离县城较近,曾经是骨干教师进县城的跳板,优生流失的现象也很严重。直至去年,学校仅有一名高级教师。作为一所曾经相对封闭的农村初中,他们也曾经和大多数学校一样,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里挣扎多年,加班加点机械训练,辅导资料泛滥,作业陷入题海,老师痛苦不堪,学生怨声载道,学校教育教学处于无序低效、低水平绯徊的状态。
  
   1999
年,年青的陈康金校长,怀揣从南师大研究生课程班学来的新的教育理念,带领全体教师学习洋思中学先进的教改经验,从一个学科开始,继而推动所有学科,发动全校教师,尝试进行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负担轻、教学质量高的教改新路。几年来,东庐中学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果,教学质量稳定在溧水县和南京市初中前列,连续多年被溧水县评为教学质量一等奖,2 0 0 3年东庐中学的教改实践被授予南京市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陈康金校长被评为南京市名校长。同年,学校顺利通过省示范初中的验收。
  
  
一、东庐中学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的基本做法 
 
 
东庐中学的“教学合一”教学改革主要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改革备课模式,实行以“讲学稿”为载体的分工合作、取长补短的备课改革;第二部分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行以“讲学稿”为施工蓝图的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改革;第三部分是改革课后辅导模式,实行以“讲学稿”为根据的查漏补缺、教学相长的课外辅导改革。从课前备课,到课堂教学,到课后辅导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第一部分:改革备课模式,备课组集体编写“讲学稿” 

  1、“讲学稿”的编写流程:“讲学稿”的编写是一种新的备课模式,它的特点是“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备课具体过程为:
  (1)寒暑假各人疏通教材,从纵横两方面把握知识体系。
  (2)开学初教研组长会同备课组长确定主备教师和审核人。
  (3)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将“讲学稿”草稿交备课组长。
  (4)备课组长初审后至少提前两天将“讲学稿”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由备课组长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
  (5)主讲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讲学稿”修改后交审核人审查,再由备课组长将审核后的“讲学稿”交分管领导审定。
  (6)上课前一天将“讲学稿”发至学生手上,任课教师再一次阅读理解补充“讲学稿”,即进行课前备课。
  (7)第二天上课时师生共用“讲学稿”,教师课后在“讲学稿”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即“课后备课”),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经验得以积累,教训和问题便成了复习教学的重点;学生则在“讲学稿”相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学习心得等。  
 
  优秀的“讲学稿”来自认真的备课。这样的备课周期比较长,过程完备,环环相扣,虽然看起来过细甚至繁琐,但它是务实的有效的。这种流程是能操作、可达成、有实效的,它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达到了有机的统一。

    2
、“讲学稿”的编写要求:   
  该校“讲学稿的编写遵循这几项基本原则:主体性(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导学性(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探究性(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层次性(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开放性(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创新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根据以上原则,学校对各科的“讲学稿”设计的编写提出了一般性的要求:首先是“讲学稿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二,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第三,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第四,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第五,注意“教学合一”,注重学生的学习。
  
  
第二部分:改革教学模式,师生合作实施“讲学稿”
 
 
“讲学稿”的生命在于实施,而“讲学稿”实施的关键在于学生会用。因而,在“讲学稿”实施之前,学校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指导,向他们提出了如下的使用要求:
  
 
  第一,拿到“讲学稿”后根据其内容认真进行预习。所有同学必须要解决“讲学稿”中基础题部分,然后可以做提高题,碰到生疏的难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老师提问。在使用“讲学稿”时做到三点:自觉、主动、独立。
 
  第二,课堂学习时要适当作些方法、规律等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讲学稿”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
  
  第三,每隔一定时间后,将各科“讲学稿进行归类管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对于教师,他们也提出了使用“讲学稿”的要求:   
  第一,原则上不允许再布置课外作业,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好“讲学稿”,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讲学稿”(多少视情况而定),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第二,用“讲学稿”教学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议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第三,用“讲学稿”教学要拓展学生的思维,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思维来获得知识,暴露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的错误;另一方面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及时给予鼓励和拓展。

  第四,用“讲学稿”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三个能力:
   
一要提高备课中的“厨师能力”。教学过程中必须精选材料,精选认知策略,精收反馈信息,用好教学手段,在抓“重点”、攻“难点”、解“疑点”上下功夫,在提高学生能力的“支撑点”上下功夫,在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兴奋点”上下功夫。
  二要提高课堂上的“公关”能力。教学中教师必须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教师要主动接近学生,通过平等、民主的交往,了解学生的知识需要与情感渴求。
  三要提高教学中的“导演”能力。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好比导演,要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恰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需,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  
 
  第三部分:改革辅导模式,分段落实“讲学稿”   

为防止穿新鞋走老路,防止教师留恋于旧思维、老办法,把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彻底改变过来,东庐中学紧接着实施了配套改革措施:废除三种做法,确立一项新的课外辅导方式。 
  一是禁止征订教辅资料。过去教师长期依赖教辅资料,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下降,同时也导致学生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过重。于是该校停止了教辅资料的征订,要求全体师生一律使用共同编写、学校印刷、经济实用的“讲学稿”。
 
  二是停止加班加点补课。从2000年起,学校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杜绝初一初二双休日补课、初三按规定补课,那种“课内损失课外补”的思想没有了温床,迫使老师改变思路,探究如何在课内做文章;学生的手和脑被解放出来,许多课外活动得以开展。
  
  三是取消学科竞赛辅导。他们不办竞赛辅导班,把竞赛辅导由课外转向课内,由集中转向分散,“讲学稿”中能力题的设计,它既体现了竞赛辅导的要求,又使得每个学生有一试身手的机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四是目标达成“周周清。该校之所以提倡“教学周周清”,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认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一个接触、理解、内化的过程,解疑破难需要时日,知识的整合需要一个缓冲地带,一个章节的梳理过程往往是几种手段方式的调试过程。一天一清,一堂一清,似乎过于急促,难以内化,教学的氛围也不够宽松,囫囵吞枣往往导致消化不良;而一月一清的教学节奏过于松散了,缺了适度的紧张便难有情绪的亢奋、学习的高效。而“一周一清”便于把握教学节奏的轻重缓急,也符合初中孩子的认知规律。   
  “周周清”是在教师认真批改作业、认真测评的前提下,面向全体学生(无论哪一类学生都会有不“清”的时候)查漏补缺。要求教师增强课堂反馈及评价意识,及时、全面、客观地了解信息。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失误持宽容态度,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解决疑难,维护学生的自尊和继续学习的热情。
 
 
“周周清”是在学生及时纠正错误的前提下,进行知识的再学习、再强化、再巩固,从而掌握本周所学内容。要求学生增加课堂上的“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增强思维的力度,加大课堂学习的有效程度),减轻课外学习的负担。
   
  “周周清”采用面批、个别教学及补标测试的辅导形式。其特点是分散辅导为主,集中讲授为辅;教学方式以学生自我纠错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适用对象是当周学习内容不能过关的学生。“周周清”的时间安排在周六上午,由教师对本周学习未达标的学生义务进行辅导。
   
    
二、东庐中学实行“教学合一”改革给学校带来的变化  
 
  1、促进了教师观念的更新和教师教学方式与行为的改变。

“讲学稿”的使用,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每位教师充分利用“讲学稿”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坚持预习,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究底,课堂上老师更多的是授予学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鼓励创新。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布置的作业明显少了,给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多了,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过程,如很多教师设计问题时还要求学生写出解题思路,将隐性思维凸现为显性过程。有利于学生思维习惯、思维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的教学融入了新课程理念,既注重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又重视了学生情感的熏陶与价值观的提升。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学生观,使教师充分的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感受事物,观察、分析、思考;同时尊重学生的差异,善于引导他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完全、自由地发展。
    2
、促进了学校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和教师专业成长。

改革的实践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转变,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他们积极搜集信息、查阅资料、读书学习、交流研讨,提高了教师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该校教师在县里组织的“理论学习与备课”的考核中屡获“优胜单位”称号。    该校还结合教学实践开展课题研究,教师们由原来的疏于动笔,怕动笔变成现在的勤于动笔、爱动笔。    教学改革实践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缩短了青年教师培养周期。东庐中学原有的师资力量弱,为了加速教师的成长,适应学校教改的需要,他们鼓励青年教师外出培训,参与改革实践,多听老教师课,学校对每个青年教师的培养都安排专人负责,包括备课的检查审核,上课、评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给青年教师压担子,缩短他们的成熟期。该校的青年教师有的才上岗一年,其所教学科的教学质量就排在了全县前列。目前该校教师已有2人研究生班课程结业,7人获本科文凭,1 8人本科在读,参加省信息技术考核合格率99%以上,学有专长一专多能,成为该校教师的自觉追求。  
 
  3、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讲学稿”的实施,把学生的“不待老师教,自己能自学”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得到了培养,学习品质得到了锻炼,学习过程和方法得到了优化,学生自我探究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强化。 
  4、优化了教学过程,实现了教学合一。

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把自学方法教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自主实践还给学生。   

运用“讲学稿”的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突出学生自学能力,注重了学法指导和教学策略研究。运用“讲学稿”的教学活动使“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得到实现。运用“讲学稿”的教学活动整合、优化了传统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体现为:提前预习、优化复习;减少考试、重在感悟;激发灵感、增强自信。  
  “讲学稿”既是学生的学案,又是教师的教案。实现了“教学合一”。“讲学稿”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高密度,目标明确、话题集中,教师教学思路活、学生思维容量大,围绕问题重思考和讨论,节奏快、效益高。“愉快教学”、“成功教育”、“和谐教育”、“情感教学”等,在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了体现,每个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愉悦。
     
  5、促进教学管理的优化。

“教学合一教学改革催生了学校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和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该校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严格、刻板,造成教师行为与精神的双重紧张,领导更多地成为行政事务的领导。现在,教职工逐渐感到无效劳动减轻了,有形约束减少了,但无形的约束和责任却增加了,每个人都在树立和维护自己在学校群体中的形象。学校领导也从检查考核的角色中走了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深层次的管理之中:学校教学管理前移,从花很多精力检查备课笔记,前移到指导“讲学稿”的优化;管理重心下移,只注重教法研究转变为注重学法研究;管理的理念上移,把教师教学业务和技能的提高上升为一种事业,一种学术的研究,一种价值实现的过程。  
  6、教学改革达到了减负不减质量的教学效果。

由于不补课,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节省下来研究教材,精选试题。教师的功夫花在课外,课内精讲精练,不说废话。学校追求遵循规律的常态教学,追求务实高效的教学研究,追求平等合作,共谋发展的教学情境,基本达到了“低投入、高产出”、“轻负担、高效率”的效果。该校2002年中考参考率、合格率1 0 0%,均分512分,居全县第二。2003年中考参考率、合格率仍为1 00%,文化考试均分4454,全卷全科合格率654%,居全县第二,全市前列。    由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学校实现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小学科教学得到强化,各项课外活动蓬勃展开,校本课程得以开发,学生特长得到了发挥。   
  7、教学改革使学校真正实现了“六无”
  
  ①基本无辍学,学校学区内学生1 00%进入该校,三年来,除1人因年龄大,经劝说无效外出务工外,全部毕业。

  ②无外流现象,近三年,学校改变了好学生外流到县中初中部上学的现象,全部留在本校直至毕业,去年开始,南京城区的学生开始流入东庐中学借读。近二年,骨干教师也没有一位外流,新来的教师以能到这所学校为荣。
     
  ③无快慢班,学校严格执行平行分班,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④无不开课程,学校所有学科开齐开足。
 
  ⑤无加班加点,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赶进度,扎扎实实、按部就班,初一、初二不补课、初三按规定补课。

  ⑥不买教辅用书、练习册。学生根据学校提供的“讲学稿”预习、上课、作业。每一段时间,将“讲学稿”汇总成册,就是精选的复习资料。而教师的教辅用书,则是校长每年寒暑假带领教师到城区新华书店选购,凡是教师需要的业务用书,校长一律签单报销。教师广泛涉及教材以外的信息,为精编“讲学稿“讲学稿”,精选练习题提供了保证。   
  总之,东庐中学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让学生学得扎实,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认真,教得自觉,师生在互动中共同成长,都感到了愉悦,学校形成了宽松、和谐,向上氛围,得到了上级、社会,同行的广泛赞誉。当然,东庐中学的教学改革要不断完善,不断增加新的内涵,以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