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科光盘在实际运用中的体会和建议
发表日期:2007/11/23 16:20:50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615位读者读过
铜山县张集镇小学中心校 王波执笔
“江苏省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为我们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一次和名师亲密接触的机会,让我们领会到了新课程理念的精神,让我们明确了如何把握教学重难点,但更让我们亲身的感觉到了省教育厅各级领导对我们的亲切关怀,我们有责任把这样一套珍贵的优质教学资源学习好、运用好。
下面试根据教学实践,谈谈使用《小学信息技术(上册)苏科版》教学光盘的一些体会。
一、光盘的特点
1、内容与知识结构
本套光盘以课时为单位,精选了本册教材的信息技术初步、用计算机画画、网络的简单应用等三个单元共计15课时,课时以PPT课件的形式进行展现,整体感觉界面清新、教学生动、设计新颖、结构严谨。
课件中以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为主线,按照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组织、设计,包含观察、体验、讨论坊、知识屋、实践园、成果篮等模块,同时光盘中还融合了课堂教学中所用到的各种多媒体素材、学生练习素材、视频素材,方便教师合理选用。用王斌泰厅长的话说:“每一堂课的资源都是一个资源包,里面既有优秀教师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也有示范性的教学录像,还有围绕这一堂课的各种先进的教学素材。”
2、光盘的实用性与适应性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本套光盘中的教学实例都能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注重设计与他们生活相关、吸引他们兴趣的对象入手,精心安排教学环节,同时重视教学效果的反馈与提高。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可以发现每节课的主讲教师都能把信息技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信息技术知识与技巧运用到实际的学习中去,较好地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的核心理念。同时,教师在使用这些资源时既可以照着做,也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跟着光盘学习,让教师感觉到备课有素材、授课有榜样、教学有章法,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际教学的需要进行选择和重新设置、编排。这些无不体现出了整套光盘在教学中的适应性。
另外,在教学课件的设计中,主讲教师充分考虑到了不同知识层次学生的情况,并对教学设计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了有效的布署,让教师在使用时能够随时调整教学环节,按需操作。如
二、光盘的使用
(一)应用于课堂,创新教学模式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指出: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教学目标的侧重点,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呢?通过使用本光盘教学资源我们不难发现,主讲教师能够明确各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准确,并对本节目标的实际应用与拓展作了相应的补充。因此,对于我们广大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来说,要充分认识到本光盘对我们课堂教学的指导性、示范性,积极学习这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风格。但我们也应认识到,优秀的课例都是站在对教材深刻钻研的起点上设计出来的,这是我们教学的先导,是指导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主导,教学机智的表现、教学模式的创新更生发于此。
根据本光盘的设计特点,按照省教育厅提出的由全用到部分用、创新用的原则,我在光盘使用的过程中大胆进行了迁移试验,改变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变得高效起来。
1、教学情境的迁移。光盘中的主讲教师已经为当堂课的教学创设了相应的教学情境,这些情境多数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相关,能够极大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有时我们却又感觉到这个情境放在其它课时中可能效果更加好,于是我们就可以把它迁移到其它的课时中。如朱峰教师执教的《17 遨游因特网》一课中加入了“北京2008奥运会”的情境,而在《20 下载图片》、《22 下载文字》中以此作为教学情境进行导入,我觉得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实用性与价值。
2、教学素材的迁移。有时为了学习光盘中优秀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技巧,我们会自己模仿着来上,却又不忍放弃光盘中的图片、声音、视频等素材,这时我们就可以把里面的素材抽出来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一样可以为课堂教学增添趣味性。
3、教学环节的迁移。信息技术课堂一般以观察、体验、探索、实践几个教学环节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在光盘里优秀教师的课堂中可以看到。然而受教师教学能力与学生知识水平的影响,有些环节并不完全适应于农村中小学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灵活调整,选取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教学环节为学生作示范(主讲教师)。这种迁移的好处就是适时、适度,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到同一节课两个老师上的快乐,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应用于教师,促进个人发展
对农村小学来讲,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综合性的课程,它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部分领导看来,也是可设可不设的课程。但是,对学生来讲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一方面它的学习方式不同于其它课程,学科压力较小,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知识内容综合性强,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
而省教育厅实施的“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正解决了我们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信息课上的表现十分活跃,不仅学习态度认真,而且对信息课的意义也有了正确的认识。而我们教师也比以前忙起来了,这主要表现在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准备以及教学效果的反馈。我们相信,在本套光盘的引领下,农村中小学的信息科教师们能够迅速的适应现代教育形势下的教学改革,逐步规范教学行为,提高个人教学素质。
三、对光盘应用的一点补充
作为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初次运用这套光盘的过程中可能会给自己的教学带来生机,也可能在光盘进入课堂的过程中出现一些矛盾。但是,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善于反思,与光盘中的主讲教师密切合作,就一定能够营造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
首先,要学会创造性地应用光盘。光盘中的主讲教师是省内优秀教师的代表,他们对课堂的整体把握、教学的设计都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并具有现代的教学理念。但课堂的主体仍然是学生,主导还是由我们自己来担当,我们要把光盘看成是配合我们进行教学的一个载体,什么时候用,怎么用,都要由我们依据实际进行决定。其次,在运用光盘之前,我们要思考:城市教师是怎么设计的,是怎样整体把握这个教材的,在安排学生活动的时候为什么这样安排?我们自己要联系本班实际,想想如何将自己的教学设想与光盘中的教学思想进行整合。再次,在使用光盘之后,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感和达成的目标进行反思,哪些教学设想在本课得以成功移植,哪些在课堂中应用不好,自己的教学方法是不是得当,教学环节的设计有没有体现出重难点等。
总之,刚开始我们应该全面学习光盘中先进的教学思想,在自己能够正确把握教材、设计教学后,再基本选用,逐步将光盘中优秀教师的教学行为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当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后,再适时选用,以“我”为主,按需而用,最终把优质教学资源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