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数学期中质量分析
发表日期:2007/11/27 18:41:05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654位读者读过
江宁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数学期中质量分析
江宁区教研室 陈冬
一、基本情况
本次三套试卷以《新课标》为命题理念和依据,贴近课本,既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又关注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归纳能力、计算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全区28所学校参加了本次测试,初一数学学科期中测试的学生人数为8319人。全区均分:68.31分;优分率36.55%,及格率73.28%,差分率12.06%,最高校均分为:92.39分;最低校均分为:56.78分;8所学校超区均分,20所学校低于区均分.初二数学学科期中测试的学生人数为8774人。全区均分:66.05分;优分率35.81%,及格率67.1%,差分率16.01%,最高校均分为:92.21分;最低校均分为:52.21分;8所学校超区均分,20所学校低于区均分. 初三数学学科期中测试的学生人数为9416人。全区均分;79分;优分率41.8%,及格率67.5%,差分率19.2%,最高校均分为:112分;最低校均分为;60.4分;9所学校超区均分,19所学校低于区均分.
二.典型错误
七年级
第一大题选择题
典型错误:第7、9两题错误较多。
第二大题填空题
典型错误:11题中盈利的反义词用词不当,如支出、付出、花费、用去等等。
17题 不会找规律。
第19题
典型错误:分配率运用中符号错误较多
第20题
典型错误:①乘方计算错误较多,如—3²=9。
②书写不规范,如有“x-5”的写法。
③部分学生解题不规范。
第21题
典型错误:①2(x-2)去括号时,2没乘-2
②移项时不变号。
第22题
典型错误:①y= +1变形为y=1+ y +1或y=1+y+1
②移项时不变号。
第24题
典型错误:①中括号和小括号一步去,造成错误。
②化简对,但代值时出错。
第25题
典型错误:①审题不清,第2小题求第25排的座位数,写成代数式。
②不能正确找出等量关系,所列方程错误。
③解方程错误或求代数式值错误。
第26题
典型错误:①数轴三要素表示清楚,但两点之间的距离不会表示,有的未按题目要求的单位长度为1厘米表示。
②第3小题路程未完全计算,漏掉回邮局路程。
第27题
典型错误:①审题不清,如将周长计算成面积,未能理解用三个图形拼成四边形的含义,只用两个图形进行拼接。
②基本技能不强,画图错误,作图不准确。
③符号感差,用数字代入计算。
④只有轮廓,看不出拼接的过程。
第28题
典型错误:①第2问学生不会用代数式表示出两数之差之间的关系是9的倍数。
②学生对表达两位数有困难,只好用文字乱说了。
③两位数的差应该有顺序,但是学生忽视。
八年级
第一大题选择题
典型错误:第3题、第6题错误较多。
第二大题填空题
典型错误:第11题 分不清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
第12题 不明白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本身。
第17题 对称和勾股定理没有应用到位。
第18题
典型错误:( -1)0=0
第19题
典型错误:∵DE垂直平分AC
∴∠DCE=∠A
第20题
典型错误:①添加一个小正方形。
②形成的图形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
第21题
典型错误:①添两个小正方形,部分学生只添了一个。
②画的图两个都是轴对称。
③有的图画的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
④书写麻烦。
第22题
典型错误:①书写不规范,如把∠ADC直接写成∠D;说理思路不清晰。
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不会运用,如用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来说明平行四边形或条件不足、错误甚至直接写是平行四边形。
③方法不简捷。
④平行的性质混乱。
⑤有些结论的得到,条件不写。
⑥没用用DE平分∠ADC的条件或先证明等腰梯形ABCD直接得出△DEC中各角为60度。
第23题
典型错误:①计算错误,如AB= +3=3 和∵CN²=CB²+BN =3²+3²=18 ∴CN = 9
②不写单位。
第25题
典型错误:①图上没有标注出∠1、∠2、∠3等,而在推理过程中出现上述符号。
②等量代换有点乱。
③目标不明确导致结果出错。
第26题
典型错误:第2问错误率较高,较大多数学生不知道用“等量代换”的思路来验证:四边形PQED的面积不随点P的运动而发生变化。说理时不充分。
九年级
第一大题选择题
典型错误:第11题选C的较多。
第二大题填空题
典型错误:第13题x﹥4少写等于号。
第14题填邻边相等或对角线垂直等菱形的性质。
第16题写成完全平方式的较多。
第18题
典型错误:① =2
②2 =
第19题
典型错误:①(3+ )(3- )=3-5
②(3+ )(3- )=9+5
③ ( - )=4—
第20题
典型错误:配方法中有错,有部分同学不会开根号。
第21题
典型错误:化为一般形式有误。
第22题
典型错误:长方体底边的长与宽为 -
第23题
典型错误:由平行得内错角相等过程有缺失,或证明方法繁琐。
第24题
典型错误:①方差计算错误。
②题目未看清,分析和建议忘写。
第25题
典型错误:①解方程出现错误。
②变式不会应用。
第26题
典型错误:①设未知数方法不标准。
②部分学生列出方法不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题。
③第2问错误率较高,很多学生用16×4×20%。
第27题
典型错误:把卫生间得长和宽看成3m和2m。
第28题
典型错误:① 不会分类或分类标准不明。
② 第2问不说明“如果线段MH经过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则梯形的面积是矩形面积的一半。”
③ 少数同学计算不过关,列出算式算错。
第29题
典型错误:①第1问中,主要错误是证明出ABCE为平行四边形。
②第2问中,证明过程较乱,说理逻辑性不强,计算中三角形的面积有的不乘,不会做的较多。
三、教学建议
1、争对上面的典型错误,总结教与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知识点、数学思维方法及解题策略等方面加强训练指导。
2、要注重立足课本,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知识,强调基础知识细节的掌握;进一步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养成仔细阅读题目的良好习惯。
3、教学中加强说理题、证明题、画图(作图)题等答题规范,从平时的作业、练习、测试具体抓起,落实到位。
4、要逐步加强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训练。
5、平时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强化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的意识和用数学思维分析现实问题的习惯。
6、对学困生要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尤其是这次测试中学生暴露出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的缺失要及时补救,为后续的学习的正常进行、进一步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