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科研训>>正文

在友善与创意间改变课堂——友善用脑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启动纪实

发表日期:2015/5/13 20:49:23 出处:本站 作者:张淑银 有2149位读者读过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友善用脑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全国启动大会,57-9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北京、南京江宁、深圳、郑州等全国友善用脑实验区的行政领导、区教研负责人、实验校负责人、课堂教学实践一线骨干教师近百人参加了会议。

(一)项目启动  理论领航

57上午,全国友善用脑课题学术负责人李荐,汇报了友善用脑“十一五”期间的研究成果。“友善用脑”课题“十一五”研究期间,致力于将“教师”和“学科知识”主导的传统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主角、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重心、充分发展学生思维的课堂,逐步形成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轻松高效的课堂教学范式,实现了课堂教学基点的转变。

全国友善用脑课题负责人时龙,就友善用脑“十二五”开题作专题报告,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傅国亮也做了题为《转变学习方式,提升教学质量》的专题报告。

友善用脑“十二五”课题将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深入开展友善用脑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在学科理论指导下,运用“T+6M+C”友善用脑学习策略,在广泛实践中验证友善用脑课堂教学范式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并运用学习科学理论及时调整完善课堂教学实践,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方面进行实证研究,逐步形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符合学生学习实际、轻松高效的课堂教学范式,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新路。

(二)友善访谈  经验推介

57下午,《中小学管理》杂志主编沙培宁进行了友善访问,全国友善用脑实验区、实验校负责人在访谈会上进行了深度交流。

南京市江宁区教科室主任带领江宁课题实验区的成员进行了汇报。董福才主任亲切讲述了江宁区友善用脑开展的历程。首先,董主任明确了一个概念,“友善用脑”不等于“科学用脑”,而江宁区从学习研讨到研究学习,最后到创新,在“友善用脑”这个课题上走了三个阶段。其次,董主任就江宁教育的变化为与会者做了阐述。重点体现在两个变化,一是教师的变化。教师队伍的自身素养在不断提升,教科研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二是课程变化,教师闲了、课堂活了、学生乐了。江宁区东山小学张兵副校长和天景山中学周冬梅主任也就自己学校“友善用脑”的开展情况给与会者做了简单介绍。

深圳区育新工读学校结合自己学校的特殊情况为在会的老师分享自己学校的经验,为老师们提供了另一种独特的视角。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副院长马福贵则带领北京团队通过三个故事,有力回答了教学中三个最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三)学科观课  直面课堂

58上午,参会代表到北京市海淀区永泰小学听课。北京市海淀区永泰小学、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等实验校,分别展示了友善用脑课堂小学英语、初中数学、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

第一节是王帆老师题为《My Week》的英语课。老师首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有关星期的排序任务,复习了与星期有关的单词,承上启下。在一堂课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设计了不同的操练活动,通过听、看、做多感官学习操练新句型及单词,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学习的重点,难点。

第二节是杨伟老师的一节历史课。课堂伊始,老师用高二学生心中向往的北大导入,联系课文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对已有的资料,进行再整理、提炼、升华,这个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逐步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创设情境,让学生以团队学习的方式探究、表演“五大印象”,并通过自己生活的实际进行联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第三节课是陆静老师的数学课《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老师通过简单回顾引入教学,让学生对以前操作感知的结果产生怀疑,进而引出用公理化体系推理证明的必要性。汇报展示环节,老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用评价体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专家点评环节,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贾美华主任结合友善用脑的理论,就课堂展示进行了深刻的点评,贾主任指出友善用脑要关注课堂目标,目标很重要。就课堂中的活动,贾主任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游戏中学习,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她指出不同学段的活动安排是有区别的,初中教学视野要开阔,高中教学要活,教学设计方式尽量丰富多样。就“友善用脑”的实在效果,贾主任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她指出友善用脑课堂实践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这次课堂教学展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值得学习,有以下几点:第一,思维方式的变化。就数学课堂而言,做到了多角度验证,这就是思考的变化。历史课堂则强调思辨性,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第二,关注学生信息和生活的对接。学习的内容不能仅局限于课本,课内外、校内外的链接会让学生学习的范围更加广阔,能力得到更好的迁移。第三,关注学生生活的积累。数学课堂把小学的三角和推理到初中学习,历史课把北大理想对接,英语课的生活干什么,都鲜活地体现了学生生活中的积累。第四,关注学生的评价。评价要不流于形式,关注学生发言的内容和形式,学生之间评价和点评,评价不是简单的挑毛病,而是欣赏,借鉴学习和分享,在良性评价过程中,学生的素养自会得到提升。

贾主任也指出了课堂存在的不足。例如,数学应更注重与生活联系起来,历史课内外的融合可以更紧密,建议可以组织学生到北大社会大会堂进行实践考察,加深学生对那个年代的理解,英语课可以耐心给学生时间和空间等等。

通过专家的点评和指导,老师们对友善用脑课堂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专家到教学一线听课,更加贴近老师教学实践,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为老师们提供实际有效的帮助,进一步提升老师们对友善用脑理念的认识。

(四)集中观摩  学习范式

58下午,友善用脑课堂教学改革与交流艺术节观摩活动在延庆举办。交流会上,县农广校为与会者分别展示了“插花艺术”和“家宴礼仪”两节教学课例。当晚,与会者又来到县文化馆剧场,观看了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会员单位艺术教育成果展演《艺韵飞扬》。展演中举行了教育部“友善用脑”重点课题研究实验区授牌仪式,观看了民俗舞蹈《闹春》等11个文艺节目,给与会者带来一次耳目一新的视觉享受。参加演出的除延庆县农民文艺中专班外,还有来自北京四中、通州实验一小、朝阳师范附小等7家县域外成员单位。与会者在观摩教学课例和文艺演出后纷纷表示,本次观摩活动虽然时间紧,但交流内容充实,质量高,收获大,印象深刻。实现了城乡对接,对促进北京市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不断深化友善用脑培训内涵,丰富了培训形式。

 

(五)专题研讨  学习借鉴

59上午,与会代表就友善用脑“十二五”课题研究方向及课堂教学进行了专题研讨。紧扣“以人为本”的中心理念,研讨气氛热烈,各课题组成员对研究的课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更加明晰课题实施的意义和操作方法,同时也提出一些实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和谐的氛围中更加增强了课题实施的信心。

北京市英语教研员师就老师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讲解。首先老师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老师指出“以学生为中心”其实就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而这种观念的转变就在于相信学生,教师应该改变看学生的视角,变“俯视”为“平视”,真正做到民主友善。就课堂活动的开展,老师举了个“摘果子”的例子,摘果子有很多种办法,可以用竹竿,可以用网兜,还可以爬树,小学生多喜欢爬树,可是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研究爬树,而忽视摘果子。

经过交流,老师之间有了更多经验的互通,更有利于接下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有利于进一步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以学习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友善用脑理念,构建学生主体课堂,探索让学生以知识为中心,通过团队合作,自主探究,最终完成课堂学习目标,获得知识的友善友用脑课堂教学范式。

至此,2015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友善用脑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全国启动大会活动计划已全部完成,老师们表示,通过观摩现场课,加上专家指导点评,自己对友善用脑课堂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这样的培训安排既有高度又有深度,而且贴近课堂一线,得到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