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德育天地>>班主任工作>>正文

学生考试心理个案分析 周善军

发表日期:2007/11/13 20:15:30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979位读者读过

学生考试心理个案分析

 

江宁区麒麟中学:周善军

 

一、学生个案

本班学生朱某:“我的学习成绩挺好的,平时测验都是名列前茅,特别是数学,每次单元测验或月考,我几乎都是第一。可是,每次大考,比如半期或期未考试,我的成绩又都是非常遗憾的,特别明显的是数学,成绩要退后好几名。而且,我发现每次大考,我都会出现生理反应,心跳过速,头冒虚汗,手足发抖甚至冰凉,浑身上下好像被什么东西束缚着,很不自在。”

二、个案分析

上述的现象是“考试焦虑”。心理学有关的研究认为,中学生考试焦虑反应是后天“习得”的,它与早期的经验有关。

出现考试心态变化的原因:

1.从上小学开始,每当经历一次考试时,家长都会给予更多的关心;

2.在班级里,老师总是对成绩好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

3.升学更是以考试成绩为硬指标。我们获得了太多的经验,一提到考试,便会条件反射般地紧张起来。

4.每个人刚一进入考场,尤其是那些严格、正规、气氛森严的考场,都会有一股紧张的感觉,手心和发际都会冒出汗珠,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5.如果在通览全部题目后,发现有好几道题自己不会做,这时心中的压力自然会增大,你会有一种焦虑的感觉,会出现大量流汗、心跳加快的状况;

6.如果这时加上周围同学的负面暗示作用?他们正在埋头答题,这又增加了你的压力。你一定越想越急,越急则越静不下心来,思绪很乱,更没法答题,有时还可能会表现出手足无措,心绪不宁,甚至是绝望的心情。

三、应对措施

通过观察,我了解到,此种现象在班级中绝不止她一人,好些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考试紧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决定利用课后时间和她聊天,展开“攻心策略”:

1.这时你最好不要拼命催自己,不要拼命地想让自己有个好的思路去解题,因为“欲速则不达”。你可以从调整自己的呼吸开始,从调息达到调心的效果。先深深地吸一口气,再从口中缓缓地呼出来,再吸再呼,连续3次。这样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同时可以利用吸进去和呼出来的空气流动对大脑进行洗涤。然后进一步从正面暗示自己:

  “考试面前人人平等,今天大家都遇上了麻烦。我不会,别人也不一定会。”

  “这个公式想不起来,只是一时卡壳了,过一会儿就会想起来,先做其他的。”

  “这道题实在做不出来也没关系,努力做好其他的题。”

分析:考场上好似两军交战,不怕输者才会赢。顾虑太多、包袱太重、欲望太大,都是“输”的先决条件。大家都知道,背着包袱打仗,不如轻装上阵来得利落。上场之前就给自己定个指标:考“第一”,这样,别人交卷了,你要心慌;旁边的同学写字的动静大了点,你也要心慌;一旦遇到卡壳的地方,你更要心慌;就连监考老师在你身边站一下,你都会心慌。就这么两三个小时,怎禁得住你这么一慌二慌三慌?前面我们说了,考试是谈判,考生是与出题人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下相互交流、切磋、妥协,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如果“智”是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已经坐在考场上了,这个“程度”问题也就是大局已定了;而“勇”就是心理素质了,这里边就可能有挖掘的空间。

2.只要上场时轻松,就能打赢。所以,首先应该客观地承认自己:

  “我很优秀。”

  “就把我的基本功夫拿出来对阵,没问题。”

  “不就是期未考试吗?我学得好,复习得也不比别人差,不会有问题。”

分析:教师对每个学生寄以积极的期待,可以激励学生朝着期待的方向努力。让学生重树信心,再次扬起学习的风帆,有助于其取得成功。成功是最好的激励。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可以提高学生自我价值感。

3.“ 心怀侥幸,得不偿失”

  分析:有些考生出于不同的心理动机,对考试成绩或名次看得较重,在心里没底的情况下,常常寄希望于考场上的“临场发挥”。或“夹带偷看”,或“左顾右盼”,甚至还有“互相帮助”式的“纸条传递”。可以这么说,自从有了考试这种形式,作弊现象就随之出现了。

分析:作弊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现象。作弊者首先是想维护自己的自尊,他不想有一个太丢人的分数或名次,他很在乎自己和家人的面子以及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说穿了是一种虚荣心在作祟。作弊可能会因成功而满足虚荣心,心理上得到一时的轻松,可同时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首先,作弊这种行为在当时会造成一种紧张心理,在原本就很紧张的考试气氛下,无疑是雪上加霜,更大化地阻碍正常思路;其次,下一次不作弊就觉得是吃大亏了,心理上会不平衡;最终,在获得了对智力评价的满足感的同时却淡薄了对道德品质评价的追求和重视,真可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如果作弊被捉,还会发生心理受伤,继而发展成为对考试的恐惧,甚至对学习产生厌恶的可怕后果。

四、初见成效

半个多学期下来,该生自信心明显增强了,学习兴趣也更浓厚了,她在本次的期中考试中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更令人欣慰的是,她还主动向其他同学介绍她的心得,推广她的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