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中心>>教育视窗>>正文

“南京教育通”,携手托起明天的太阳

发表日期:2007/11/23 14:33:19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694位读者读过

 
“南京教育通”,携手托起明天的太阳
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二(11)班学生家长 陈 静

  “教育通”是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之间秘书式的个性化沟通工具。在各方对教育的投资不断增大,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愿望与日俱增的形势下,便于家长与老师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最好、最快的工具便呼之欲出。推出“教育通”系统,为学校提供了有效、便利、及时的工作平台,为老师与家长提供了便捷的联络渠道,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交流的空间。因此,“教育通”既是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的有利工具,也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如:当家长想及时掌握孩子在学校的思想、学习方面的最新表现时,可以通过“教育通”信息中心向老师了解;当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感到迷惘时,可以通过“教育通”向教育专家、学者进行咨询;当孩子有心里话要告诉老师、家长时,也可以通过“教育通”与老师、家长沟通……可见,开展“家校通”课题的研究,不仅是老师、家长的共同愿望,也是学生的迫切需求,更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一、老师有了“教育通”,就可以根据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及时与家长沟通,与家庭共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不可否认,在学生教育这块阵地,特别是在与家长进行沟通这方面,传统的家访方式花去老师不少精力和时间;用电话或手机沟通,其高昂的费用对一些家庭来说又消费不起。而有了“教育通”这个平台,教师如鱼得水,可以根据学生在学校的点滴表现,随时随地地通过“教育通”信息平台向家长发送相关情况。
    有了“教育通”,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老师能及时地化解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小问题,也能将学生的点滴变化及时告知家长,达到学校、家庭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家长有了“教育通”,可以随时随地得到关于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学习动态、心理变化等信息;还能获得专家提出的教育建议,获得一些成功的家教经验。
    家庭对教育的投资越来越大,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家长迫切需要及时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懂得配合老师开展教育的知识。而“教育通”这个网络平台,能够把“关爱”变得“随时随地”。
    三、学生有了“教育通”,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关爱,能增进与父母、老师的感情交流,在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中健康成长。
    不可否认,“教育通”的参与者中,受益最大的是学生。不是吗?学生在这个温馨的“育人环境”中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凝聚着学校、家长、老师和“教育通”专家的大量心血。
    “教育通”是一根强有力的纽带,把家长、老师、孩子拉得更近;“教育通”是一股巨大的催化剂,使学校、家庭的合作升华为巨大的力量。我们坚信,随着“教育通”服务内容的不断深入与扩展,它必将发挥更大的潜力,使学校与家庭教育互动起来,为孩子的成长铺设一条通向成功的高速公路。
    四、通过“教育通”,新课改精神可以到更好地贯彻,赏识教育也可以更好地应用。
    新课改强调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过程,用实践体现出来,倡导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使用“教育通”以后,老师能够很好地将新课改这一理念结合到“教育通”的应用中,老师及时将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学习过程的信息反馈给家长,使家长也能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去,而非仅仅知道孩子的学习结果,学生也可以根据一条条来自老师的评价进行自评与自我调整,从而不断进步。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教师都能很好地将赏识教育的思想应用到信息编写之中。从目前孩子老师所发出的大量的个性化信息中我们发现,这些信息既能真实反映学生行为的事实真相,又能以鼓励为主,推动学生改掉小毛病,走向更大的成功。家长和学生收到这样的信息,都觉得非常人性化,心理上能够很好地接受,并乐意去改进,起到了一般面对面谈话所达不到的效果。
    五、建议。
    1、应用平台软件有待进一步优化
    “教育通”应用平台是面对普通百姓的操作平台,在不断丰富功能的基础上,还必须强化软件的稳定性,简化一些操作过程,提高操作的速度,能让一般家长和学生都能得心应手地使用。特别是在加快信息发送速度、防止信息丢失方面,还要与相关部门加强合作,确保质量。
    2、加大宣传力度
    许多家长对“教育通”真实理念不了解,在观念上也没有认识到家校合作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加强对“教育通”作用的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它、应用它,让它为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3、加强资源建设
    “教育通”平台的构建,为教育的协同发展架构了一座很好的桥梁,为老师、家长、学生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提供了一条良好的通道。为了真正发挥“教育通”的这一功能,必须大力加强资源的建设和引入,让使用者得到更优质的服务。
    (1) 要加强专家队伍的建设,让更多的高水平的教育专家、心理辅导专家、学科优秀教师等加盟到“教育通”中来,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2) 要加强网上资源建设,开通网上教学同步辅导功能。
    (3) 要把其他教育机构、学校的资源引入进来,丰富信息服务内容。
    4、促进多方互动,“教育通”可以让多种互动教育变为现实。
    要让家长、学生主动参与到家校沟通中来,要让教育管理部门主动地利用“教育通”做好信息传递和教育管理工作,要让社会上更多的机构和个人参与进来,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