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中心>>教育视窗>>正文

“三好生”评选是否应该停止或取消?

发表日期:2008/9/16 19:33:29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492位读者读过

“三好生”评选是否应该停止或取消?

昨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南岸区基础教育首届学术年会上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9月14日《重庆晚报》)

  学习好、思想好、身体好,“三好”标准从1954年开始以固定的评选比例、基本相同的衡量标准,在我国的中小学校普遍推行了50多年。“三好生”的评选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留下多少成年后的回味。其实,很早以前,就有教育类专家提出过停止或取消之类的意见,也有一些地方尝试取消“三好生”的实践。但是,绝大多数地方一直延用“三好学生”评选至今。

  “三好生”评选是否应该停止或取消?笔者不主张简单的停止或取消,倒是应该赋予“三好”评选制度新的内涵,让这项“半百”制度焕发新的生机。评选“三好学生”制度确实存在着诸多弊端,如何兴利除弊更为关键。

  培养学习好、思想品德好、身体好的学生,始终是学校的使命、教育的使命。就“三好生”制度本身而言,本意和实质是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并为更多的学生全面发展而树立榜样,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树立榜样,教育学生”的激励机制任何时候也不过时,只是这项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被人为扭曲乃至变味、变形,这恰恰违背了制度的本意。是应该在评选标准和操作环节上加以改进,还是由此对评选制度本身全面的否定呢?

  时代的进步,要求与时俱进的制度。赋予“三好”评选制度新的内涵,使其更加完善、更加适应时代的要求。首先,“三好学生”评选的标准——学习好、思想品德好、身体好,在新时代里应有新的内涵。学习好绝不是简单的成绩优,应涵盖着素质教育的成果,包括实际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思想品德好自然也应覆盖公德意识、环保意识、公益意识等;身体好无疑要包含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两个方面。“三好”标准的内涵一旦得以延伸与充实,其指引学生健康成长的功效就会增强。

  其次,剥去“三好生”评选的功利外衣,让“三好生”评选回归本意,回归健康轨道。要进一步规范操作环节,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加强对评选过程的民主监督与社会参与度,既增加其透明度和公开性,又可以让家长们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全面发展情况。 


错不在评“三好” 

  “三好学生”评选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引导、激励过几代人的成长。当前问题的关键是要监管到位,严把“三好学生”评选标准和公正性,不使其变味,而不是盲目地取消评选。

在教育改革中促进教育公平

  在以高考为指挥棒的教育体制中,“三好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还被异化为加分的工具。三好学生在升学、择校、毕业诸方面,能够得到一些实际的好处,甚至能够在高考中加分。这种“荣誉的含金量”,使纯洁的荣誉变成实在的利益,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为了评“三好”而进行暗箱操作的行为,滋长了教育领域各种小型的腐败,破坏了教育公平。

停选不如赋予“三好”新内涵

  “三好生”评选是否应该停止或取消?笔者不主张简单的停止或取消,倒是应该赋予“三好”评选制度新的内涵,让这项“半百”制度焕发新的生机。评选“三好学生”制度确实存在着诸多弊端,如何兴利除弊更为关键。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惹争议

  顾明远说,中小学校处于基础教育阶段,每个学生都是未成年人,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定心理压力,同时在感情上伤害未被评上“三好学生”的孩子,不利于学生健